Original:
https://medium.com/@vincent_lcy/%E8%88%8A%E9%87%91%E5%B1%B1-af96aedf8d2a
San Francisco,眾所周知是今天Startup Hub的代名詞。
談起科網、說的便是矽谷和這Bay Area。
然而,不可忽視是其過去的一面:說到「舊金山」,或許能勾起點歷史感。回望淘金熱那段史、黑工和尋金者一批批進來;
更不用說整個加洲是從黑西哥「買 」來。
二戰時、這港口是百萬計大兵出發到太平洋各個小島決戰日本的地方。
今天你乘巴士穿越自成一「國」的中國城,盡聽台山話廣東話,然後發現移民已數到第三四代。
這點歷史沉澱了,造就今天的揉合。
在人頭湧湧的漁人碼頭迎來清涼的海風,走兩步便見電車緩緩上斜。
計程車左穿右插上上落落,十足駛在個放大了十多倍的西營盤 ──坡上回望,都一樣是料峭的路直落到海邊。
山上那全美最大中國城的數街之隔,就是個小意大利區。意大利的侍應美人魚般踹來咖啡,那一口Double Espresso的味道在滿街的Starbucks 和Peets中顯得份外醒神回甘。走過Market Street那些高聳的商業大廈和酒店,轉個彎的Tendrolion又會嗅到混了半點大麻的押味。精神有問題的露宿者在你身旁踱步,也要小心隨時會踩到Human poop。在這裏的Hostel住,半睡半醒中還像聽到過槍聲。
駕車一個小時到South Bay ,或過條橋到Sausalito或Oakland,
又是另一種光景。
假如說日本是個放大了的Sogo,舊金山便是個放大了的Youth Hostel。
「科網蝗虫」以外,有在拉斯維加斯長大不太在意ABC還是ABT的台灣人、也有告訴你Life is better here的埃塞俄比亞Uber 司機,從温哥華騎單車來的鐵人、覺得美元很貴的阿根廷旅人,還有德國和敍利亞混血的養子。
多元
從沒有想像過到美國生活,甚至有點抗拒,都偏愛歐州那點氣息。
而這裏的多元又和倫敦或柏林有點Subtle的分別:
或是Diverse、或是Liberal,SF容許總總生活方式、容許Nerdy和Crazy Ideas。
這裏有他們自傲的Craft Beer,雖然大多我都覺得很難喝:
那些IPA和Ale都太Hoppy,還有喝起來像有氣廿四味的Stout。
德國的Bier都嚴格規定成份、而這裏是隨意的,I did it my way and I call it a Beer, 它就是Beer。
走進隨便一間酒吧,往往有超過二十種生啤,水果已太普通、有混進咖啡、茶甚至咖哩味的,百貨應百客。
加州紅酒也有名──Napa是赤霞珠、Sonoma都是Pinot Noir 和莎當妮,其實品種和勃根地很像。
我卻不好,皆因味道和加州一樣太陽光。也許對美國人,襯起那12安士的肉眼扒喝起來像點果汁剛剛好。甚麼Grand Cru或Primier Cru,他們都不太在意。
這裏,你可選擇Indulged的生活。大麻、脫衣舞,黃賭毒都有。
You could get wasted and people don’t give a fuck.
美國地緣廣闊難以一概而論,而必需問這多元的背後、是甚麼性格和價值?
對我來說美國的人每天都維持Party的狀態──與其說是熱情,倒不如說是Easygoing。誰跟誰都可以Connect,剛相識便想辦法介紹朋友給你。
到BeerJs點杯啤酒,就可以隨便找個人握握手然後發表你對React如何比Angular好的偉論。不像倫敦那麼計較你的口音──你的Class,當然你要流脷說故事,要學Impress,那是後話。
美國一樣有「左膠」,也有人所熟知的大美國主義,而可以說自大中又確有那份自信。
正如看過幾套天煞、神奇四俠、超人就夠了;蝙蝠俠還好,再多幾套變型金剛、美國隊長那些救世電影就看不下去。
飛機回程看畢比特的二戰電影Fury,一開始從新兵入伍側寫戰爭的殘酷、有那Human Touch的細膩。而故事後段一架動不了的坦克解決了一整連的德軍、主角們神風式壯烈自我犠牲,看到口裏的麵包都快要吐出來,馬上轉台。類似的爛橋段往往不少,不只是票房老千,而實在在他們的文化某深處。
參與科技如何改變政府的高峰會,有個警長上台像TED Talk般大談社群如何出一份力、警民關係如何進步、罪案如何下降的故事。這種PR可以很肉麻很有水份,但人們受:台下聽眾站起來拍手、大叫USA。想像投影片中那個穿制服佩著槍和青少年打籃球的警長是曾偉雄,把USA換成SAR的光景。
「樂天」可能是最sterotype 形容美國人的詞語,即使你分不清那是「正面」還是「吹水」。這是橋妙之處。
吹水,他們也有自嘲的飛鳥俠和John Oliver。
每天「說故事」背後 ,也總有點是「實水」。
如憲法和傳統有其僵化──槍械便是最好例子;有些法律卻跟得貼──像回應Uber和Airbnb帶來的改變。又例如醫保體系固然守舊,但今天就發展出專門應對其Compilance的PaaS服務。Constraints drive creativity,可算一例。
友人說,這是他們專注Problem Solving的模式。這裏問題很多,但你會感到The world is moving.
這些總總,都成支持這裏冒險創新的因素。
###創新
我們都知道通訊發達,撇除市場和人脈、成功的團隊重點不在矽谷本身、在其「矽谷Mindset」,這是雞先蛋先的問題。
不用「掘金」、不用運河,加上科網,地理對工業,特別是軟體工業發展早變得次要,重點是滙聚人材。
Paul Graham 說城市吸引Nerd的是Personality──小店、各式各樣的建築和氣息。可能是那點陽光、山徑,咖啡店和舊書店,或港人掛在口邊的「生活態度」。而這大概沿自那”Creative class” 的同理心:每撮人能能建立自已的生活方式、而每天也從中受其啟發。
還有提倡Meritcoracy的組織體系,而不是日本傳統的年資制,「老屎忽」少很多;更重要是創新的氛圍,而不是讀書返工供樓不容有失的公式。
你會發現,SF催生的不止是科網Startup;
也是整個社會上的一種Startup。
與其說這是「美國」,這可比美國走得遠。
美國只是載體,移民政策、經濟體系、一流大學、法治民主政制等容許這一切發生。Paul Graham的Why Startups Condense in America,說得明白。
某種意義上,二戰做港口那時代SF已是一個Hub,其時世界關係其實也千絲萬縷。美國大兵在東南亞風流、加拿大兵在香港奮戰、美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被送往集中營。
你把這70年快播、能看到科網發展促成新的Network:文化和價值把人堆在一起組成Cluster、當中改變城市的意義。
科技從不只是工具,而實在組織人類社會和各種行為。
去中心化後 ,是價值作主導;新式的交流又造就新的價值追求。正如香港處境,追求民主自由、公民精神的新一代總想和過去劃開,只是困在同一片土地。
有點像Open Source,你不能否認今天當中有很多商業考慮、企業和社群生態關錯綜複雜,而矽谷有種「話語權」;但確實這Meritcoracy打通了全球的精英,當中機遇前所未有。This is much larger.
這數十萬人的Startup 當然不完美也有不少挑戰,種族問題、移民政策也是毀譽參半,也有城市中人口遷移的壓力──交通、租金等我們都熟識。
而那是不可抗逆的趨勢,只是SF走得比較前。
正是這種精神、人們每天必需摸索新的生活方式、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造就創新。And you can do it.
這是這城市的訊息。
###香港
人在異地,總回想香港。
種種歷史因素,我們都祟洋。讀英文書、看荷里活電影。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但其實受美國影響也大。
大多人也分不清英式美式口音,通街的Starbucks, McDonalds, A&F。
總之就是「鬼」,也就「受」 ,也許和老蘭的Mechanism差不多。
作為Startup中的程式設計師,更當然不能忽略矽谷這個地方。
七八十年代個人電腦起飛那段史,可以看Steve Blank;
九成認知的科網公司都來自這裏、HP、Apple、Google或Github種種,沒有他們我工作也沒有,甚至還在玩手指。
港人都自嘲到那裏都是二等公民、有甚麼事的反應往往是「移民」。
到這邊工作事實上也很Tempting。
聽別人故事總春風得意,自已看過從此更有立體感。
要出走嗎?
而每次看外國,才感覺香港人在彈丸之地耕耘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其實好很勁。
從台灣大陸到東南亞、英美澳加都有香港蹤跡,
三藩市滿是港式飲茶、電視報章;
灣岸企業都遍佈來自香港的頂級工程師和創業家。
喜歡香港那不能取代的總總;想起六四、沙士或兩傘,心還是會隱隱作動。
香港城市那動感,那點勤奮,可讓人做到很多。
不要忘自非薄,只羡慕外國。
是的,香港沒有「話語權」、同樣事情用英文寫、西方傳媒報導,才驟然升價十倍。把自已當作二流,要等「外國先例」;
碩士畢業還未夠還要到牛津劍橋練點口音才叫人材,其實累人。
重要的不是那種包袱──那點歷史說到義和團也說不完,而是當下。
不要停留於董建華式的數碼港空想;
香港不會成為第二個矽谷,That’s the wrong question.
要問的是當世界創投起飛,香港固步自封會錯過了甚麼。
再回頭問現在可以做的是甚麼──如何立於國際、如何改造香港那訊息。
I can imagine a future in which the default choice of ambitious young people is to start their own company rather than work for someone else’s. I’m not sure that will happen, but it’s where the trend points now. And if that is the future, places that don’t have startups will be a whole step behind, like those that miss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 Paul Graham